农业机械化绪论(农业机械化绪论心得体会)
1、此次实习我们要达到以下几点:1:通过下厂生产实习,深入生产第一线进行视察和调查研究,获取必须的感性知识和使学生叫全面地懂得机械制作厂的生产组织及生产过程,懂得和控制本专业基础的生产实际知识,巩固和加深已学过的理论知识,并为后续专业课的教学,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打下基础。
2、- 中国第一拖拉机股份有限公司第一装配厂是中国农机行业最大的农业履带拖拉机制作基地。工厂始建于1956年,占地面积5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6万平方米,是中国第一个五年打算期间156项重点工程之一第一拖拉机制作厂的骨干专业厂。
3、在公司众多产品中,大功率轮式拖拉机、履带拖拉机、非道路用中缸径柴油机、农村工程机械等产品市场占有率国内第一;压路机、中小功率轮式拖拉机等产品,市场占有率居国内前三强。
1、机械设计(machine design),根据用户的使用要求对专用机械的工作原理、结构、运动方式、力和能量的传递方式、各个零件的材料和形状尺寸、润滑方法等进行构思、分析和计算并将其转化为具体的描述以作为制造依据的工作过程。
2、机械原理并不需要太多基础,具有工科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的知识就可以了。理论力学中的运动学学的好,对齿轮,机构的学习帮助很大。现在的教材都因为教学的需要,删减了很多,西工大早期版本,越早越好。清华大学申永胜的比较不错,每章末尾都有进一步阅读指南。
3、孙桓,陈作模主编的《机械原理》,延续了几十年的经典教材了。
4、前三甲应该是清华、华中科大、上海交大(排名不分先后)。其他的如哈工大、吉林大学、浙江大学、西安交大等都很不错。具体要看你想报考什么地方,以及你自身的条件,如果你成绩超强,那就随便选你喜欢的都没问题,如果你勉强能考上,还是不要好高骛远,有些二本院校也可以考虑。
直到1935年,才出现了第一本机械史方面的专门著作——《中国机械工程史料》,该书的作者为中国机械史研究的奠基人刘仙洲先生。 《中国机械工程史料》为32开本84页,约5万字,包括插图约50几幅。它分门别类地汇总了分散在古籍中的史料,除千余字的“绪论”外,一般为摘自古籍的内容,很少有说明文字。
《神器谱》《军器图说》《兵录》、《武备志》、《金汤借箸十二筹》、《远西奇器图说》、元代王祯《农书》中的“农器图谱”、《中国古代农业机械发明史》。《拾遗录》等书中,还记载了古代机器人登台演戏、执灯伴瞎等机巧神妙。
机械史乃至科技史领域是基础研究,一直受到经费的困扰,这次30大本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这样重大课题所以能得以实施,也因为有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及所属的科学出版社的鼎力支持,使这项工作没有了后顾之忧。
中国机械工程学史上的一座里程碑,首部系统介绍西方机械知识的著作——《远西奇器图说录》。这部作品由德国耶稣会士邓玉函口授,明末学者王徵翻译并绘制,编纂于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金山钱氏刻本,收录于守山阁丛书。
接下来的章节,作者着重探讨了《周易》、《周礼》中关于机械的记载,以及《考工记》中蕴含的机械设计思想,展示了古代中国哲学对机械设计的影响。《老子》、《庄子》和《墨子》中的机械内容及其技术与设计思想,也在第五至第七章中得到了深入解读。